茄子栽培管理技术
[发布日期:2016-10-11]
茄子是喜肥作物,土壤状况和施肥水平对茄子的坐果率影响较大。在营养条件好时,落花少,营养不良会使短柱花增加,花器发育不良,不宜坐果。此外营养状况还影响开花的位置,营养充足时,开花部位的枝条可展开4片~5片叶,营养不良时,展开的叶片很少,落花增多。
茄子对氮、磷、钾的吸收量,随着生育期的延长而增加。苗期氮、磷、钾三要素的吸收仅为其总量的0.05%、0.07%、0.09%。开花初期吸收量逐渐增加,到盛果期至未果期养分的吸收量约占全期的90%以上,其中盛果期占2/3左右。各生育期对养分的要求不同,生育初期的肥料主要是促进植株的营养生长,随着生育期的进展,养分向花和果实的输送量增加。在盛花期,氮和钾的吸收量显著增加,这个时期如果氮素不足,花发育不良,短柱花增多,产量降低。
生产1000公斤茄子需纯氮3.2公斤,五氧化二磷0.94公斤,氧化钾4.5公斤。亩产茄子4000公斤~5000公斤,需纯氦12.8公斤~16公斤,五氧化二磷3.8公斤~4.7公斤,氧化钾18公斤~22.5公斤。
茄子对环境条件的要求
一、温度条件:茄子属喜温蔬菜,它与番茄、辣椒同属茄科植物。但其中以茄子要求的适宜温度最高。
发芽期:茄子发芽的最低温度为15℃,适宜温度为25-35℃,最高在40℃左右。出苗期,白天保持30℃左右,夜间维持在20℃左右,能够保证出苗整齐。而在恒温条件下,种子发芽不良。所以,生产中常对种子进行变温处理。
幼苗期:茄子苗期生长最适温度为22--30℃,能正常发育的最高温度为32-33℃;最低温度5-6℃。
花芽分化期:气温对茄子花芽分化的影响主要是昼夜温差,在白天30℃左右、夜温24-25℃,秧苗生长旺盛,花芽分化早。
结果期:控制好结果期的温度有利于获得高产。白天温度在20--30℃范围内,开花结实正常,出现35℃左右的高温易产生结实障碍。夜间最适温度为18-20℃。
二、光照条件: 茄子对光照条件要求较高。日照长,生长旺盛,尤其在苗期,连续24小时的光照处理条件下,花芽分化快、开花早;而光照不足时,花芽分化及开花延迟。
发芽期:茄科作物的种子,一般是嫌光性的,在光照下发芽慢。而在暗处发芽快。
幼苗期:幼苗生长发育不仅受光照度的影响,而且受日照长短的影响,一般在光照时间为15-16小时的条件下,幼苗初期生长旺盛。
花芽分化期:花芽分化主要受日照长度的影响,15-16小时的光照,花芽分化早,着花节位低。
开花结果及果实发育期:光照强,开花数多,落花数少;反之,开花结实不良。
三、土壤条件: 茄子对土质的适应性较强,不论是砂质土壤还是粘质土壤都能正常生长发育。但是,由于茄子耐旱性差、喜肥,宜选择排水良好、土层深厚、富含有机质的土壤,以利茄子根系生长。地下水位高、土质粘重的地块,不宜栽植茄子。另外,茄子的植株生长和果实发育对土壤的酸碱度要求有所差异,弱酸性的土壤有利于植株的生长,中性的土壤有利于果实发育。
四、水分条件:茄子不耐旱,需要充足的土壤水分。当根系充分伸展后,才有一定的耐旱性。
发芽期:茄子种子含量一般在5%-6%,发芽时吸收的水分接近其重量的60%,所以茄子种子发芽需要充足的水分。否则,发芽率低、出苗慢。
幼苗期:幼苗生长初期,要求水分充足。随着幼苗的不断生长,植株根系逐渐发达,吸水能力增强,这时如果水分过多,再遇上光照不足或夜温过高或密度过大,均易引起幼苗徒长。
花芽分化期:在正常光照、温度条件下,充足的水分能够促进幼苗生长和花芽分化。但如果水分过多,幼苗长势弱,花芽形成质量差。
开花结果期:茄子栽培中后期,如果出现高温干旱,茄子植株生长势减弱,生长发育受阻,易引起植株早衰并出现落叶、落花、落果现象。
果实发育期:茄子果实中含93%--95%的水分。水分对果肉细胞的膨大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。如果水分不足,果实发育不良,多形成无光泽的僵果,品质变劣。
五、气体条件: 茄子不仅从土壤中吸收营养,而且还从空气中吸收二氧化碳,通过光合作用合成形成植株生长发育的基础物质--碳水化合物。因此,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直接影响着茄子的生长发育。研究显示;将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(0.03%)提高到0.1%--0.15%,其光合效率可比正常情况下提高2--3倍。所以说,在保护地中进行二氧化碳施肥对茄子的生长发育有重要意义。
茄子施肥技术
1、育苗肥。茄子苗期对营养土质量的要求较高,只有在质量高的营养土上才能培养出节间短、茎粗壮和根系发达的壮苗。一般要求在11平方米的育苗床上,施入腐熟过筛有机肥200公斤,过磷酸钙5公斤,硫酸钾1.5公斤,将床土与有机肥和化肥混匀。如果用营养土育苗,可在菜园土中等量地加入由4/5腐熟马粪与1/5腐熟人粪干混合而成的有机肥,也可参考番茄育苗营养土的配制方法。如果遇到低温或土壤供肥不足,喷施0.3%~0.5%的尿素水溶液。
为了有效地防治猝倒病,可覆盖药土。药土是用50%的多菌灵或托布津8克~10克,与12公斤营养土混合而成。药土可以在幼苗出土前一次性撒在床面上,也可在播种前用2/3撒在床面上,播种时用1/3撒在种子上。有时药土对幼苗根系生长有抑制作用,一旦出现抑制作用,大量多次浇水可以缓解。施用根多生可有效促使作物生根。
2、基肥。茄子容易感染黄萎病,栽培茄子的保护地应避重茬。如果隔茬时间较短,一定要进行保护地消毒。按保护地内空间计算,每立方米用硫磺4克,80%敌敌畏0.1克,锯末8.0克混合均匀后点燃,封闭24小时后再放风。消毒后的保护地按每亩5000公斤~6000公斤腐熟的有机肥,冲之道配土比加一套,均匀施肥,并结合翻地均匀地耙入耕层土壤。
3、追肥。茄子定植前亩施有机肥5000公斤。当“门茄”达到“瞪眼期”(花受精后子房膨大露出花等时),果实开始迅速生长,此时进行第一次追肥。用配方为20-20-20的3公斤+13-3-15-8钙-2镁的康力水溶肥1公斤/亩或者20-10-20-2钙-1镁的4-6公斤/亩,当“对茄”果实膨大时进行第二次追肥,用配方17-9-34的康力水溶肥4kg/亩,“四门斗”开始发育时,是茄子需肥的高峰,进行第三次追肥,以配方17-9-34的康力水溶肥4kg/亩为主,果实特别多是用一次11-7-43的4-6公斤/亩。结合叶面喷施全微元,可明显增加产量,提高果实品质。
茄子高温期追肥要点
1、适量。茄子需氮肥量最大,但在高温季节,每次每亩施用尿素一般应控制在30公斤以内,因为高温季节,尿素施入土壤后转化速度比较快,在植株满足需要后,多余部分就会造成流失。特别是沙质土壤,流失的比例会更大。碳酸氢铵每次每亩施用量以不超过40公斤比较适宜,施用量过大,除会造成养分流失外,还会对茄子叶果造成氨害。
2、适法。菜农追施化肥,随水冲施已成习惯,但夏季高温季节不宜采用这种方法。因为温度较高,在冲施化肥时,大量氨气挥发后会降低肥效,特别是碳酸氢铵,更容易造成茄子氨中毒现象。采用开沟施入或穴施效果最好。追肥后埋土厚度应不少于5厘米,以减少化肥有效成分的挥发。
3、合理搭配。茄子虽然氮肥需要量最大,但磷钾肥也不可缺少,在追肥时不能每次都追施氮素化肥。在盛果期每亩追施1次高钾后换一次平衡型,以满足茄子生长、结果的需要。叶面喷施钙镁型,可明显提高茄子抗病力。
茄子科学施肥促高产
施足底肥每亩施用有机肥6000千克,如果是旧棚可以减少施用量,加施20~30千克硫酸钾。有机肥和钾肥要全面撒施,随后翻入土中。需要特别注意的是,有机肥一定要充分腐熟,最好用专业的发酵剂进行处理。
壮苗期在苗期多施磷肥,可以提早结果。9平方米苗床可施入过筛腐熟有机肥200千克、冲施高磷钙加根基正促生根;当茄子苗长到4~5片真叶时,如果下部叶片颜色较淡,可叶面喷施0.1%~0.2%的磷酸二氢钾,以培育出壮苗。
催果肥,当“门茄”达到“瞪眼期”,果实开始迅速生长,整个植株进入果实生长为主的时期。茎叶也开始旺盛生长,需肥量增加。此时进行第一次追肥,称为催果肥,这是关键施肥时期。催果肥用量,每亩施平衡钙镁,随水冲施。
膨大肥,当“对茄”果实膨大,“四门斗”开始发育时,是茄子需肥的高峰期,这时再进行第二次追肥,即膨大肥。以速效氮肥为主,配施磷、钾肥,还要注意叶面追施钙、硼、锌等中量及微量元素肥料。结合浇水,每亩追施高钾或超钾,叶面喷施全微元,提高果实品质。
层层肥,第二次追肥后到最后1次采收前10天,每一层果实开始膨大时,约每隔10天左右追1次,共追5~6次肥。高钾和平衡型或者平衡钙镁型交替使用效果最佳。
叶面喷肥从成果期开始,可根据长势喷施0.2%~0.3%的尿素、高钾型和钙镁型。一般7~10天一次,连喷2~3次。
茄子高产管理技术
茄子中后期田间管理技术
水份管理:一般情况下,保持土壤湿润。高温干旱天气,每隔7~10天要灌半沟水,切异大水漫灌畦面。
肥料管理:以腐熟农家肥为主,配合施用氮、磷、钾化肥。生长中期用平衡钙镁型冲施、农家肥500公斤、豆麸20公斤混合,在行间开浅沟施入并结合培土覆盖再浇水。茄子结果后,每采收1~2次追施1次肥,平衡钙镁或平衡加钙镁,4-6公斤/亩,一是撒施于人行沟,灌半沟水;二是将肥料溶于水后淋施于畦面行间。忌将颗粒肥撒施于根部,以免灼伤根易感病。果实膨大期,喷施叶面肥,亩可选用600克磷酸二氢钾或25克葡萄糖兑水喷施混合赛生海藻酸碘。
整枝疏果:主茎基部分枝结果迟果实小,应及时摘除,要适当摘除老叶病叶,尽早摘除门果(第一个枝叉果),阴雨天,用2,4-D或番茄灵(防落素)用毛笔蘸药液涂在花柄上。
植株调整:冬春茬茄子生产的障碍是湿度大,地温低,植株高大,互相遮光,不通风。植株调整可降低湿度,增加地温,限制植株徒长,同时也调整秧果关系,使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平衡。
1、果实调整
如是花序只留一个果。果实膨大快,植株长不起来,应尽早摘去果实发秧;植株生长过旺,该摘的果实晚1-2d采收就可控秧。
2、叶片调整
定植初期,保证有4片功能叶。门茄开花后,花蕾下留1片叶,再下部叶片全部打掉;门茄采收后,在对茄下留1片叶,再打掉下边的叶片。以后看植株长势和郁闭程度,保证地面多少有些透亮。叶片多了降低地温,增加湿度;叶片过少,光合减弱,影响产量。
3、整枝
日光温室冬春茬茄子多采用双干整枝,即对茄瞪眼后,在着生果实的侧枝上,果上留2片叶摘心,放开未结果枝,反复处理四母斗、八面风的分枝,只留两个枝干生长。
提高茄子坐果率技术
一、及时摘心。茄子一般的坐果规律是随着植株分杈的增加而增加的,种植时应充分利用这一特性加强管理,适时摘心,促其加速分枝,增加结果部位。
二、促弱控旺,茄子生长过弱,营养不足开花少,但生长过旺也会引起落花落果。因此要采取促弱控旺措施,确保茄子正常生长。对生长弱的可通过施肥促生长,前期以有机速效肥为主,花期亩施腐熟人肥10担,盛果期视长势施肥。对生长过旺的,可在花期采用伤根办法来减少养分、水分的吸收,以达到抑制植株生长,提高茄子坐果率之目的。
三、激素处理。花期用20毫克/公斤水防落素喷花或用30-40毫克/公斤水2,4-D蘸花(要严格控制浓度)。另外,给茄子进行人工授粉,对提高茄子坐果率有明显效果。授粉时间以早晨8-10时为宜。
四、防旱防虫。开花坐果期不能受旱,要及时浇水抗旱。茄子的主要虫害是红蜘蛛,要经常检查,及时选用高效低毒、残效期短的农药进行防治,以确保茄子的正常生长。
五、补充微肥。从茄子花期开始及时喷施微肥,全微元和钙镁型交替喷施使用,7-10天一次,补充茄子生长所需的钙锌硼等微量元素肥料,促进花芽分化,提高坐果率。特别是康力糖醇钙镁硼锌可冲施滴灌,也可叶面喷施,吸收好。